诸葛测字 | 差一点 |
签数 | 诸葛测字第 151 签 |
吉凶 | 中下签 |
宫位 | 兑宫 咸变萃(咸九三) |
签文 | 莫道事无讹 其中进退多 桂轮圆又缺 光彩更揩磨 |
解签 |
解签一:好事多磨。 解签二:此籤主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荣辱升沉,莫谓天道不公,须知人事靡定也,月既缺矣又灭怀光,占之者可以知所儆也。 |
孔明测字 | 不要说此事其中没有蹊跷、奸诈。正因为如此,事情将会产生数次的变化。近月间的变化更是离奇、怪异,起跌甚大,成败攸关。桂轮,月亮的代名词。面月亮的圆缺也说明这种变化的周期时间正好需要一个月。
接耳之言,传来传去,难免不有变化,甚至影响事情的本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。这便是讹语。有些人没有认真分析思考的习惯,以讹传讹,终究会铸成大错。这便是其中多胡进退的根源。 事情几乎要经过一个月的努力,讹言才可能得到澄清,相安无事。这时也接近了成事的尾声,这个阶段,还会有些风言风语,就象尘一样,有蒙住明镜,混淆视听,有碍观瞻的可能,这就需要认真加以抚拭,加以揩光,这种搞好扫尾工作的必要性,几乎大家都会明白,这是杜绝后患的最重要的一环。许多干大事业的人,也并不忽视这类小节。莫谓“小节无害”。 |
汉语拼音 | cī,chà,chā,chài,chāi | 繁体 | 差 |
简体笔画 | 9 | 部首 | 工 |
五行属性 | 五行属金 | ||
基本解释 | 差 chà 错误:话说差了。 不相当,不相合:差不多。 缺欠:还差十元钱。 不好,不够标准:差等。成绩差。 好 差 chā 不同,不同之点:差别。差距。差额。差价。 大致还可以:差可。 错误:差错。偏差。差池。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:差数。四减二的差是二。 好 差 chāi 派遣去做事:差遣。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:差人。解差。 被派遣去做的事:差事。公差。出差。 好 差 cī 〔参( 好c卬 )差〕见“参3”。 好 笔画数:9; 部首:工; 笔顺编号:431113121 |
||
字意 | 差:本义指失当,错,相差。后也有差别,区别,分别,缺欠等含义。 | ||
解释 |
来自唐诗:李世民 所著 《帝京篇十首》 烟霞交隐映,花鸟自参差。 来自宋词:柳永 所著 《破阵乐》千步虹桥,参差雁齿,直趋水殿。 |
汉语拼音 | yī | 繁体 | 一 |
简体笔画 | 1 | 部首 | 一 |
五行属性 | 五行属土 | ||
基本解释 | 一 yī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 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 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 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 乃;竞:一至于此。 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 或者:一胜一负。 初次:一见如故。 助词,表示程度深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!”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7”。 笔画数:1; 部首:一; 笔顺编号:1 |
||
字意 | 一数目字。又指特定、相当、必然;全部,所有的。也指从来如此,始终如一。 | ||
解释 |
来自唐诗:李世民 所著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 荒裔一戎衣,灵台凯歌入。 来自宋词:潘阆 所著 《酒泉子》长啸一声何处去。 |
汉语拼音 | diǎn,diɑn | 繁体 | 點 |
简体笔画 | 9 | 部首 | 灬 |
五行属性 | 五行属水 | ||
基本解释 | 点 (點) diǎn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:点滴。斑点。点子(a.液体的小滴,如“水点点”;b.小的痕迹,如“油点点”;c.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,如“鼓点点”;d.主意,办法,如“请大家出点点”;e.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,如“话没有说到点点上”)。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、宽、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;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。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(.),称“小数点”,如“231.4”。 量词,用于小的或少的:两三点雨。几点泪水。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:地点。起点。极点。居民点。 项,部分,方面:优点。要点。特点。 汉字笔形之一(丶):点画。三点水。 加上点子,引申为修饰:标点。评点。点缀。画龙点睛。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:点种。点射(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)。点眼药。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:点头。点穴。 引火:点火(亦喻挑起是非,制造事端)。 查对:点数。点名。点卯(旧时称官衙、军伍卯时开始办公、操练,官员查点人数)。 指定,选派:点菜。点将(ji刵g )。听众点播。 指示,启发:指点。点拨。 计时的单位:更点(分为五更,一更又分五点)。三更三点。钟点。 污:点污。点辱(使受污辱)。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,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:点心(“心”读轻声)。点补(吃少量的食品解饿。“补”读轻声)。 同“踮”。 面 笔画数:9; 部首:灬; 笔顺编号:212514444 |
||
字意 | 点本义指斑点,后指细小的痕迹或物体。 | ||
解释 |
来自唐诗:李世民 所著 《秋日即目》 衣碎荷疏影,花明菊点丛。 来自宋词:柳永 所著 《柳初新》妆点层台芳榭。 |